中医学堂
中医火罐
 

常用罐的分类

竹罐:竹罐有轻巧、价廉、不易破碎且取材容易、制作简便等优点,但易爆裂漏气。
玻璃罐:优点是质地透明,使用时可以让人看见皮肤的淤血程度,便于掌握时间,缺点是容易破碎。
抽气罐:用青、链霉素药瓶或类似的小药瓶,将瓶底切去磨平,切口须光洁,瓶口的橡皮塞须保留完整,以便抽气时使用。现在有用透明塑料制成,上面加置活塞,便于抽气。这种罐亦易破碎。
拔罐中常用吸拔方法
闪火法:用镊子夹95 %酒精棉球一个,点燃后,将火送人绕一圈再抽出(注意切勿将罐口烧热,以免烫伤皮肤),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,即可吸附在皮肤上,这是传统的,也是最常用的拔罐方法。
抽气法:将抽气罐紧扣在需要拔罐的部位上,用注射器从橡皮塞抽出瓶内空气,使产生负压,即能吸住,或用抽气筒套在塑料杯罐活塞上,将空气抽出,即能吸着。保留完整,便于抽气时应用。
拔罐时间如何控制
各种方法拔罐时间应视该部软组织之厚薄及气候条件而适当掌握。一般在腰背部等肌肉丰厚处可拔10-15分钟;胸腹部肌肉较浅薄处可拔5-10分钟;额、面等可拔3-5分钟。气候炎热的夏季,拔罐时间应缩短,过长容易起水泡,而寒冷的冬季,可稍延长。
如何起罐
一般先用左手夹住火罐,右手拇指或食指从罐口旁边按压一下,使空气进入罐内,即可将罐取下。若罐吸附过强时,切不可用力硬拉,以免擦伤皮肤。
火罐疗法
火罐疗法是利用燃烧时火焰的热力,排去罐内或杯、筒内空气,使罐内形成负压,吸附于腧穴或应拔病变部位的体表,产生刺激,使被拔部位皮肤充血、淤血,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,是当前中医临床中常用的一种方法。
目前常用的火罐疗法有投火法、闪火法、贴棉法、滴酒法、架火法、悬火法。

此文章为中医中药网整理或来自网络,内容仅供访问者参考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