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学堂
荨麻疹六经辨证

荨麻疹六经辨证

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。系多种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种皮肤粘膜血管反应性疾病。表现为时隐时现的、边缘清楚的、红色或白色的瘙痒性风团,中医称“瘾疹”,俗称“风疹块”。《黄帝内经》认为“诸痛痒疮,皆属于心”;李中梓《医宗必读》认为“治风先治血,血行风自灭”,故医家多从热、从血治疗,多采用养血活血、清热消风之法,如四物消风散等。

张仲景《伤寒论》六经辨证,采用经方治疗荨麻疹。

麻黄10克,桂枝10克,白芍10克,生石膏45克,生薏苡仁30克,当归15克,赤小豆10克,生白术20克,苍术10克,干姜6克,炙甘草6克,自加姜枣。7剂水煎服。

服药后汗出偏多,但身上舒适,身痒、鼻塞明显减轻。药后三天月经至,痛经亦较前明显减轻。在《伤寒论》中,张仲景对身痒一症论述精详,明确指出了身痒当属于表证。如《伤寒论》第23条:“太阳病,得之八九日,如疟状,发热恶寒,热多寒少,其人不呕,清便欲自可,一日二三度发。脉微缓者,为欲愈也;脉微而恶寒者,此阴阳俱虚,不可更发汗、更下、更吐也;面色反有热色者,未欲解也,以其不能得小汗出,身必痒,宜桂枝麻黄各半汤。”

正邪交争于表,欲解而不能解,故身痒,加之鼻塞一症,更是六经太阳病之明证,有表当解表,故而顺应人体祛邪本能,因势利导给予桂枝二越婢一汤解表,从而使身得小汗出,而达表解邪散痒止的目的。又如《医宗金鉴·订正金匮要略注》曰:“风寒之邪,相搏于表,郁于皮肤经络,则令人身痒而发瘾疹也”,也都明确指出身痒当解表。

身痒多为表证,临床从表论治,收到良效。临床运用时,常以桂枝汤加荆芥、防风,仿桂枝麻黄各半汤之意,微微发汗调和营卫,使邪气随微微汗出而散,收到满意疗效。该案因表里合病,故以桂枝二越婢一汤加减,同时表证明显,故用麻黄10克发汗解表散邪,但因有苍术、生石膏等佐制,汗出不多,故仍属微微发汗法。

身痒临床多见于表证太阳病,也可是表里合病的太阳阳明合病,甚至是单纯里证而无表。临床上荨麻疹的治疗需遵循仲景六经辨证原则,有表当解表,表里合病则表里同治。